在迷惘中選擇相信自己:我的赴韓研修之路

撰文、攝影|승연 @hxinping03

編按:雙島的讀者승연日前捎來喜訊,分享她申請到「教育部赴韓國研習韓語文交換獎學金」,正走在夢想的韓國留學之路。這個好消息就像雙島書店家有喜事,我們希望能與更多讀者共享,特別邀請승연分享她申請獎學金的過程,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。

  • 面對迷茫,我應該擔憂,還是慶幸自己擁有選擇奔向所愛的權利呢?

    我在身為大四生的2024年和2025年之間,這個疑問一直伴隨著我,最後我決定鼓起勇氣申請教育部赴韓研修獎學金。今年五月正式展開申請獎學金的未知旅程,從學校收件到放榜,整個過程不到一個月,我在大學畢業典禮前一晚收到正取通知,一切都像夢一樣,美好、迅速得讓人難以置信。

    申請獎學金要過三關
    先來說說,教育部赴韓獎學金的申請方式。這個獎學金是提供大學部在學生申請,資助六個月的韓語研修學費,並提供宿舍和每個月30萬韓元的生活費。申請時有三道關卡,首先是校內初選,一間大學只能推薦一位學生交由教育部進行複審,再來就是教育部書審,書審的部分是提交全韓文資料,所以如果有韓國朋友的話,建議可以請朋友協助過目用字遣詞。而最後一關就是面試,面試僅能使用韓語或英語進行,三位面試官都是韓國人,我被問到的問題都與書審資料有關,因此建議一定要熟悉自己的書審資料。

    我記得面試的最後,面試官稱讚我胸前配戴的臺韓國旗別針非常好,那個瞬間,我想面試官或許因此有感受到,過去我與韓國朋友交流時展現的坦率,還有協助校際交流中韓翻譯時的那份真誠吧。

    其實我在申請獎學金期間,正逢學校期末考,所以也格外辛苦,雖然已經把所有個人傑出經歷事項都列出來,但面對眾多優秀的申請者,還是會缺乏自信,我在「懷疑自己」與「相信自己」之間反覆掙扎,後來發現先行動起來,有一個頭,越做越好,就比較容易相信自己,所以也因此順利完成面試並成功錄取。

    交換經歷讓我想繼續待在韓國
    我之所以會決定展開這次的申請,其實也與我在2024年大三的時候赴首爾市立大學交換一學期的經驗有關。我在交換前申請到韓國國立國際教育院提供的GKS交換生獎學金,這筆獎學金約莫380萬韓元,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,讓我在韓期間可以專心學習。

    而在韓國交換的那個學期,我找回了自信,也明白人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。我在那段期間結交許多外國朋友,同時逐漸明白,不是一定要照著社會期待去前進,或許我選擇的彎路不一定好走,但可能更加適合自己。

    而2024年7月結束交換生活回台灣後,我也升上大四,這一年對我而言是一段很脆弱的時光,身邊朋友都彷彿「消失」的樣子。實習的實習,開始準備高普考的同學也不少,唯獨我仍在徬徨,甚至連與人見面都需要勇氣,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任何與未來有關的話題。

    我偶然與家人聊起申請獎學金的想法,但我同時也獲得學校行政工作的邀約,這個誘人的邀約可以讓我畢業後馬上在學校工作。但我思考了許久,因為不甘於已可想見的工作環境,最後我仍然決定全力以赴申請赴韓獎學金,眼裡再也容不下其他選項,有了目標的我終於開始朝著夢想努力,如今成功申請到赴韓研修機會,我也決定研修學校是韓國外國語大學,今年九月初開始在韓國學習時,我也決定要申請看看攻讀研究所。

    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裡寫到「當你真心想完成一件事時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,幫助你實現。」我很堅信這個信念。今年可以順利前往韓國外國語大學研修,要感謝非常多人的協助,感謝幫我寫推薦信的班導師,幫我加油的教授們,還有在我焦慮不安時陪我聊聊的朋友,以及給予支持的家人們。也要特別感謝學伴姊姊幫我修改書面資料,並給我很大的信心!

    最後也感謝自己沒有放棄,順利畢業也申請到赴韓研修機會。希望看完文章的大家,不害怕迷惘,只要願意帶著勇氣踏出第一步,都可以實現想做的事!

  • ▲給自己足夠的勇氣,相信自己可以做到(2024.6.16拍攝於水原的日月樹木園)

  • ▲第一次把書審資料給朋友過目時,深切明白自己的韓文仍有很多不足之處。

  • ▲多虧在學校時有中韓翻譯機會,讓我可以實際接觸翻譯工作。

  • ▲交換學生期間,我第一次到韓國的獨立書店,就是這間位於龍山區的STORAGE BOOK&FILM~

  • ▲2024年7月時跟朋友在安國站널담은공간咖啡廳寫了明信片給一年後自己,很期待今年可以收到: )

  • ▲手寫紙條並殷切的祈福(2024.6.17拍攝於水原韓國民俗村)

  • ▲2024年交換學生期間我去釜山獨旅時,造訪獨立書店나락서점,結帳時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正在幫書店老闆顧店!是非常浪漫的釜山啊~(書名《내일은 내일의 해가 뜨겠지만 오늘 밤은어떡하나요》,暫譯:明日依舊會有太陽升起,但今夜該如何是好呢)

  • ▲旅韓期間,韓文字博物館是我很喜歡的博物館之一,讓我對世宗大王創制韓文字產生更多的敬意。